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

我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出入冬宫了。在圣彼得堡大学留学时,俄国导师曾帮我办过一张冬宫的通行证(Пропуск),使我可以出入冬宫的所有展厅、图书馆,以及很少开放给外人的藏品修复车间。那时候,只要没有课,我便跑到冬宫,一待就是一天。

 

▲伦勃朗《达娜厄》1636-1647年 185 × 203 см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埃尔米塔什博物馆) 圣彼得堡  |  点击显示高清图片

言归正传,今天给大家介绍藏在冬宫的伦勃朗名作《达娜厄》。这副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达娜厄(希腊语Danaë,或译为丹奈尔,俄语Даная音译为达娜娅)是西方油画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她是希腊神话中阿尔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与欧律狄克的女儿。一条德尔菲神谕曾经警告阿克里西俄斯,他会被自己的外孙所杀。老国王十分恐惧,于是命人将未出嫁的女儿达娜厄囚禁在一座铜塔内,并派恶犬看守,使得任何一个男人都不能接近这个姑娘。一天,天神宙斯经过这里,透过塔窗发现了美丽的达娜厄,对她一见倾心。狡猾的宙斯化作一阵金雨潜入公主的闺房。金雨落在达娜厄的身上,于是受到诱惑的达娜厄便怀了身孕,不久便为宙斯生下了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珀尔修斯。珀尔修斯长大后,有一次参加大型比赛,因为掷铁饼时用力太大,竟将铁饼掷歪了。铁饼落到观众席上,砸死了一个老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老人就是阿尔戈斯城的国王阿克里西俄斯,也就是他的外公,神谕就这样实现了。
此类主题的画作也是婚礼新房中的理想装饰,因为人们认为可借此向上帝求子;尽管画面内容过于世俗,但是在中世纪时达娜厄被认为是和圣母马利亚一样没有真实的男性受孕而怀上圣胎的先导者。这个故事题材特别受到历史艺术家的喜爱,其中提香和克里姆特也都画了同样的题材。
伦勃朗笔下的达娜厄拥有美丽而丰腴的躯体,双腿并拢,侧躺在温暖柔软的床上。从画面的左面洒进来一束温暖的金光(伦勃朗在这里用金色的光芒来取代金雨),宙斯即将出现。达娜厄嘴唇微微张开,面露温柔而渴望的表情。她将右手伸向金光,试图用手臂感受它,并等待宙斯的到来。在画面的右上方,一只金色的小天使从黑暗中飞出,是丘比特的象征,寓意天使把爱带给了达娜厄。她身边有位老妇人,为了让这道金光能够照进闺房,她来到达娜厄的床旁,用手撑开了床的帘帐。
悲剧发生在1985年6月15日,星期六,一位思想守旧的立陶宛疯子布朗尼斯·梅吉斯(Bronius)混入参观的人群中。当他看到这幅伦勃朗的作品时,并没有被艺术感动,反而深受刺激,认为淫秽不堪,于是就将准备好的硫酸泼向了这幅珍贵的画,并用刀刺穿了画面中达娜厄的腹部。当安保人员赶到时,画布上的油彩已经被硫酸腐蚀成了棕褐色的泡沫。很多专家都认为这幅被毁坏了27%的名画已经无法被修复了,但是经过冬宫和列宾美院修复专家12年的修复工作,1997年这幅伦勃朗的举世之作又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并用防弹玻璃进行保护。从此冬宫有了新的规定:禁止任何人携带液体饮料进入场馆。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1

▲冬宫修复车间专家正在修复伦勃朗的《达娜厄》

专家在修复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仪器,对画作进行X光扫描。结果发现,在厚厚的油彩下面竟然隐藏了另一位女子的面庞。没错,完全是另一位女子。她到底是谁?伦勃朗的《达娜厄》又经历了怎样的创作历程呢?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2

▲ X光下的《达娜厄》

经过多方面的考证和研究,这位隐藏的女子应该是伦勃朗的第一任妻子沙斯基娅(Saskiavan Eilebürch),她就是伦勃朗创作《达娜厄》的模特。伦勃朗深爱着沙斯基娅,在她离世后,思念和痛苦一直困扰着这位大师。直到10年之后,女仆亨德里克(Hertie Dirks)走进了大师的生活,也重新唤起了画家的创作热情。于是大师将前妻的脸永远地埋在了厚厚的颜料下面,而使眼前妻子的容貌跃然纸上。最后,达娜厄便拥有了亨德里克的面庞。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3

▲ 提香工作室 《达娜厄》1560年 129×180cm , 西班牙 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马德里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4

▲ 提香工作室 《达娜厄》(1545-1546). 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国家博物馆.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5

▲ 提香 《达娜厄》 1553—1554 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藏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6

▲冬宫所藏提香《达娜厄》画面上方有明显的木星(宙斯)的脸形象

在冬宫,与达芬奇厅只有一墙之隔,有一个房间专门安放意大利画家提香的油画,被称为提香画室。其中就藏有提香创作于1553—1554年的油画《达娜厄》,其画面的构图与《沉睡的维纳斯》的基本动态如出一辙,只是达娜厄的动作更加开放,期待的神情更加专注,前景环境更性感。在《达娜厄》中,提香有意将主体人物置于强光之下,那光正是天神宙斯的化身。从达娜厄的面部神情看,她此刻正在享受情爱的温存,进入身心极乐境界。她珍惜的是美好的爱情,无视撒落的金币。画面的背景又是另外一番景色。天空乌云密布,似有雷电交加之势,在黑暗中却又透出一片金光,随之而落的是一阵黄金雨。奇丑可憎的老妇人立即理起围裙,等待金币的降落,那专注贪婪的姿态和神情令人生厌。画家塑造了两个人物,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追求。达娜厄身处前景光明处,沐浴在爱的金光中,这代表着纯洁、崇高、美好的人生理想;而与爱情无缘的老妇人,则在黑暗中追求金钱。在这种强烈的光明与黑暗、爱情与金钱的对比中,可以一窥画家的内心世界。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7

▲ 克里姆特 《达娜厄》 77 X 83cm    1907—1908 Galerie Würthle 维也纳美术馆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达娜厄》完成于1907年至1908年间,是克利姆特晚年“金色时期”中的一幅。他将神话故事中有关的细节从画面中删除,抛弃了复杂的隐喻,直接而露骨地描绘宙斯的金色爱流,以及蜷缩着身体,沉醉在爱欲满足之中的达娜厄。克里姆特将固有的女性性欲主题融入,甚至让人完全忘记了神话本身。姿势的选择和扭曲的视角使达娜厄丰腴的身体更加性感。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8

▲丁托列托《达娜厄》1570年

总体来说,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谙知这个神话。提香,克里姆特 ,丁托列托等用不同的方式描绘了金色的雨,宙斯出现在达娜厄之前。 黄金开始与情色美女联系在一起,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艺术家的绘画以色情姿势和大量金币为特色。 但是伦勃朗不会暗示色情。 在这幅作品中,既没有情爱,也没有金色的雨,只有光。 艺术家用更加难以捉摸和短暂而神圣的光东西代替了金币雨。

作者| 孙德利

 

孙德利:走近冬宫—伦勃朗的《达娜厄》-图片9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冬宫
旅行招募

2024暑假土耳其文化之旅

学术领队:孙德利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研究领域:西方建筑史、西方艺术史、俄罗斯古代建筑史、俄罗斯艺术史。北京大学燕园印社理事、清华大学教工书法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校友摄影协会会员、海淀区摄影家...